卷席而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uǎn  xí  ér  zàng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 be buried under a mat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卷席而葬”的成语拼音为:juǎn  xí  ér  zàng,注音:ㄐㄩㄢˋ ㄒㄧˊ ㄦˊ ㄗㄤˋ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:“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,封修远伯,使奉少昊后,寓于北地而卒。鸿时尚幼,以遭乱世,因卷席而葬。”,基本解释:指用苇席裹尸而埋葬。极言葬礼之薄。,例句:古代有位名叫陶渊明的文学家,他经常借酒消愁,有一次他喝醉了,躺在席子上睡着了,他的朋友问他要不要去床上休息,他却说:“我现在就想在这张席子上卷起来葬了。”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成语“卷席而葬”,形容弃官归隐或深感失意、失望而自怨自艾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juǎn  xí  ér  zàng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ㄐㄩㄢˋ ㄒㄧˊ ㄦˊ ㄗㄤ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To be buried under a mat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指用苇席裹尸而埋葬。极言葬礼之薄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:“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,封修远伯,使奉少昊后,寓于北地而卒。鸿时尚幼,以遭乱世,因卷席而葬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古代有位名叫陶渊明的文学家,他经常借酒消愁,有一次他喝醉了,躺在席子上睡着了,他的朋友问他要不要去床上休息,他却说:“我现在就想在这张席子上卷起来葬了。”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成语“卷席而葬”,形容弃官归隐或深感失意、失望而自怨自艾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