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生七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ī  shēng  qī  s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fe and death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七生七死”的成语拼音为:qī  shēng  qī  sǐ,注音:ㄑㄧ ㄕㄥ ㄑㄧ ㄙˇ,词性:名词短语,年代:现代成语,出处:《四十二章经》:“须陀洹者,七死七生,便得阿罗汉。”宋真宗注:“梵语须陀洹者,此云预流,言此果位断尽三界分别烦恼,初预圣流也。七生七死者,於七度生死中断尽烦恼,即得阿罗汉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二七:“虽与尔须陀洹果,然其故有七生七死,更移一角,次当与尔斯陀含果。”,基本解释:佛数谓小乘初果者,尚须往返天上人间,受七度生死,才能证得阿罗汉果。同“七死七生”。,例句:明代·于谦《舒斋杂记·拾遗》:“曹子建年尚小鄙,壅蔽狎昵,无所穷困。见所欲,逼其争之,饮则歌,起则舞,明至则以付郎中尚书,沉醉不醒,七生七死,郎中从是为东宫囚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qī  shēng  qī  sǐ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ㄑㄧ ㄕㄥ ㄑㄧ ㄙ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名词短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life and death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现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,尚须往返天上人间,受七度生死,才能证得阿罗汉果。同“七死七生”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四十二章经》:“须陀洹者,七死七生,便得阿罗汉。” 宋 真宗 注:“梵语须陀洹者,此云预流,言此果位断尽三界分别烦恼,初预圣流也。七生七死者,於七度生死中断尽烦恼,即得阿罗汉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二七:“虽与尔须陀洹果,然其故有七生七死,更移一角,次当与尔斯陀含果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明代·于谦《舒斋杂记·拾遗》:“曹子建年尚小鄙,壅蔽狎昵,无所穷困。见所欲,逼其争之,饮则歌,起则舞,明至则以付郎中尚书,沉醉不醒,七生七死,郎中从是为东宫囚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