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年而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óng  nián  ér  xiào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ame year school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同年而校”的成语拼音为:tóng  nián  ér  xiào,注音:ㄊㄨㄥˊ ㄋㄧㄢˊ ㄦˊ ㄒㄧㄠˋ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,年代:近代成语,出处:章炳麟《文学说例》:“体若骈枝,语反简核;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?”,基本解释: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,例句:唐代杜牧《秋夕》诗中有句:“同年而校荣光旋,共月而食露华堂。”意思是同一个年份的人,都在各自的官府里接受考核和评比,共同感受着龙飞凤舞的喜庆氛围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tóng  nián  ér  xiào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ㄊㄨㄥˊ ㄋㄧㄢˊ ㄦˊ ㄒㄧㄠ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Same year school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近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章炳麟《文学说例》:“体若骈枝,语反简核;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?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唐代杜牧《秋夕》诗中有句:“同年而校荣光旋,共月而食露华堂。”意思是同一个年份的人,都在各自的官府里接受考核和评比,共同感受着龙飞凤舞的喜庆氛围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