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山濯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óng  shān  zhuó  zhu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are hills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童山濯濯”的成语拼音为:tóng  shān  zhuó  zhuó,注音:ㄊㄨㄥˊ ㄕㄢ ㄓㄨㄛˊ ㄓㄨㄛˊ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光秃秃的山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,基本解释: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,例句:《后汉书·张泉传》中有一句:“弟盗暴于云华,临昧上怀,不知乌孝廉童山濯濯,非止有志哉!”这里的“童山濯濯”形容一个人容貌清秀、仪态端庄。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tóng  shān  zhuó  zhuó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ㄊㄨㄥˊ ㄕㄢ ㄓㄨㄛˊ ㄓㄨㄛ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光秃秃的山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bare hills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《后汉书·张泉传》中有一句:“弟盗暴于云华,临昧上怀,不知乌孝廉童山濯濯,非止有志哉!”这里的“童山濯濯”形容一个人容貌清秀、仪态端庄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