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食周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ù  shí  zhōu  s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oor , but never sway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不食周粟”的成语拼音为:bù  shí  zhōu  sù,注音: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骨气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,基本解释: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本指伯夷、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。比喻忠诚坚定,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。,例句: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,因为两人曾经议定“~”,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。★鲁迅《故事新编·采薇》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bù  shí  zhōu  sù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骨气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poor , but never sway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本指伯夷、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。比喻忠诚坚定,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,因为两人曾经议定“~”,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。 ★鲁迅《故事新编·采薇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